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
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
(1) 应用层
负责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的接口和网络服务
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,例如:
- DNS 域名系统
- HTTP 协议
- SMTP 邮件传输协议
(2) 运输层
负责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,包括数据传输的可靠性,数据流量的控制等
主要使用以下两种协议
- TCP 传输控制协议 —— 提供面向连接的、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,数据传输单位为报文段
-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—— 提供无连接的、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(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),数据传输单位为用户数据报
笔记
运行在 TCP 协议上的协议
- HTTP(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) Web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。端口:80
- HTTPS(HTTP over SSL) HTTP协议的安全版本。端口:443
- FTP(File Transfer Protocol) 用于传输文件。端口:21
- SMTP(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) 用于发送电子邮件。端口:25
- SSH(Secure Shell) 用于加密安全登录
运行在 UDP 协议上的协议
- DNS(Domain Name Service,域名服务) 用于完成地址查找、邮件转发等工作
- SNMP(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,简单网络管理协议) 用于网络信息的收集和网络管理
- NTP(Network Time Protocol,网络时间协议) 用于网络同步
- DHCP(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,动态主机配置协议) 动态配置IP地址
(3) 网络层
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,包括路由选择、拥塞控制等
采用IP数据报服务(通过IP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)
互联网使用的网络协议是无连接的网际协议IP(Internet Protocol),与IP配套使用的有三个协议
- ARP(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) 地址解析协议
- ICMP(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)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
- IGMP(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) 网际组管理协议
(4) 数据链路层
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物理层上建立数据链路,包括数据的帧同步、流量控制、差错校验等
三个问题:
- 封装成帧: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,然后构成一个帧,首部尾部用来进行帧定界
- 透明传输:避免找到错误的帧边界,使用字符填充(转义字符)
- 差错检测: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,必须采用各种差错检测
(5) 物理层
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,包括数据的编码、调制、解调、传输介质等。包括网线、光纤等